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80|回复: 3

蟲師

[复制链接]

39

回帖

72

基友

20

积分

凡人1阶 Lv.1

Rank: 1

发表于 2013-12-21 17: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众多优秀的日本动漫中,漆原友纪的《虫师》是一部别具一格的作品。与主流日本动漫主题相比,这部以描写世间纷繁芜杂的“虫”以及与从事与之相关的协调工作的“虫师”主题的动漫显然有别于动辄打打杀杀的少年漫画和情爱跌宕的少女漫画;事实上,《虫师》更加接近日本本土的精神文化特色。既不依靠惊心动魄的武打情节,也不依靠缠绵悱恻的恋爱故事,更不依靠无厘头搞笑来吸引观众,《虫师》以宁静淡远的自然风光为背景,以一个个由“虫”引起的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依托,向观众展开一个哀而不伤的境界。这样的境界正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物哀精神的体现。自这个方面而言,《虫师》当为日本动漫中最得传统精神传承的作品。
         
  第一次看动漫《虫师》的人都会为那其中茫茫群山的苍翠欲滴而震撼。——生活在喧嚣繁杂的城市中,我们俨然忘记了大自然的颜色,而当最纯正自然的颜色出现在我们眼里的时候,给我们的触动是最深的,——所谓返朴归真,最平凡最自然的恰恰是最能打动人的。——《虫师》就在这一片最自然质朴的绿色中向我们展开了它的故事,而它淡然如水娓娓道来的背景基调也就此奠定。
  
  在我们熟知的世界里,住着一群与常见动植物孑然不同的生物。远古以来,人们敬畏地称它们为『虫』。当虫的世界和人的世界重合并发生矛盾时,虫师银古便会出现。这里提到的虫显然不是看上去肉呼呼扭动的小东西,而是一种最接近生命本源,类似灵体的生物。它们有自己的生存方式,而这种方式却可能有驳于人类的常识,甚至危害人类的生存。于是就出现了『虫师』这种职业,他们云游四方,对虫的生命形态,生存方式进行研究,并接受人们的委托,解决可能是由虫引起的怪异事件。银古,正是他们的一员。
  
  作为虫师的银古出入穷乡僻壤去追寻虫的足迹。虫可能潜伏在人的身体中,潜伏在沼泽地中,潜伏在整个山岭中;带来疾病、瘟疫等可怕的灾难。银古穿越草木的意识,找到结症,予以化解。他一路走来,与少年天才画师、写虫之卷的女孩,保佑一方平安的大师等惺惺相惜,又黯然别离。在这里,共存与牺牲,始终是最伤感的话题。以此为背景,一个个与虫有关的故事娓娓展开在我们面前。
         
  历史上的日本文化一直以清淡、寡欲、自哀为基调。这与日本的地理环境有着潜在的关系。一方面日本土地贫瘠,多台风地震,这在日本民族深层的心理层面上形成了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自哀感,从而在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创作中表现出人在面对变化莫测的大自然时的脆弱;另一方面日本虽山峦颇多,但怪山峻岑却少,小溪众多,长江大河却无,日本的国花樱花——那即开即败、随风凋零的羸弱风貌也是日本民族心理的真实写照。这些地理上的因素便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日本人的心理定势,使日本人特别地注重自我心理的平衡和更加纯粹的精神渴求。我们认为,这样一种由民族潜在心理生发开来,影响主体对外在客体的审美感知的情结,在日本文化史上有其专有的名词,即物哀。
  
  文化学术界对于“物哀”一词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有的人认为:“物”就是自然风景,自然风物;“哀”则指由自然景物诱发,或因长期审美积淀而凝结在自然景物中的人的情思。也有人认为:物哀是一种审美意识。川端康成多次强调:“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悲与美是相通的。” 还有人认为:物哀是一种生死观。其主体追求“瞬间美”,不惜在美的瞬间“求得永恒的静寂”。川端康成既认为“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也“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认为艺术的极致就是死灭”。叶渭渠更指出:“日本人的美意识中存在着一种‘瞬间美’的理念,即赞美‘美之短暂’。古代日本人更以樱花自比,将那‘瞬间美’的观念转变为视自杀为人生之极点的行为。他们的殉死,其意义也在于追求瞬间的生命的闪光,企图在死灭中求得永恒的静寂”。
  
  不管是上述怎样的说法,一种无可言说的至纯至美的悲泣感是物哀公认的表现之一。《虫师》在这一点上继承了日本传统的物哀精神风貌,在苍翠欲滴的茫茫群山之中,在虫师银古恬淡的行游之中,生命无常、万事万物轮回的故事徐徐展开……不论是人,还是虫,都有其宿命的归属去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回帖

489

基友

768

积分

通神2段 Lv.5

Rank: 3Rank: 3

发表于 2015-2-11 19: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动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苍海国际 ( 鲁ICP备13020644号-1 )

GMT+8, 2024-11-24 06:16 , Processed in 0.03894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Theme By eRic Modified by 4bpa

© CangHai International We Do Our Rights!

返回顶部